重坦作为后期核心作战单位,其运输效率直接影响战场局势。确保重坦运输顺利需从运输方式选择、路径规划、资源保障及战术配合四方面入手。陆军行军速度缓慢且易受拦截,远距离运输优先采用舰队或空运。舰队运输需提前建造港口并生产巡洋舰护航,避免遭遇敌方海军伏击;空运则依赖运输机,但需注意重坦无法通过飞机运输,仅能通过舰队或陆地行军实现。运输前需确保目标城市具备接收条件,如港口或陆军基地的等级足够。
陆地行军需避开敌方高活跃区域,利用侦察机提前探查路线敌情,优先选择盟友控制区或中立地带。舰队运输需规避敌方海军密集海域,可通过小号或盟友舰艇侦查航线安全。若必须经过高危区域,建议集结多支舰队组成护航编队,或配合空军轰炸机清除沿途威胁。运输过程中需实时关注部队状态栏,遭遇攻击时立即启动急行军或防御策略,必要时请求盟友支援。
重坦运输消耗大量石油和钢铁,需提前在出发地和目标城市储备充足资源,避免因补给中断导致行军停滞。舰队运输需额外关注燃油储备,建议在航线中途的友方港口设置补给点。运输前开启钢铁熔炉战时经济等策略可临时提升资源产量,确保运输期间资源链不断裂。运输部队应携带足够补给品,避免因长途行军导致战斗力下降。
与军团成员协同作战时,可采取声东击西策略,由盟友在另一战线发起佯攻吸引敌方注意力,为主力运输创造窗口期。运输重坦至前线后,需同步部署防空炮和步兵保护,防止敌方空军或反坦克单位突袭。若运输目标为敌方腹地,建议与轰炸机编队联动,先摧毁敌方防御工事再投放重坦。军团城市的高级兵工厂可生产鼠式超重型坦克等特殊单位,但需通过军需部协调运输资源,确保生产与运输节奏同步。